(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查古籍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伤寒并病者,一经先病,又过一经之传者为并病。又始初二阳合病,后则一阳气盛,一阳病衰,归并于一经也,故曰并病。
【太阳阳明并病】太阳病发汗,汗出不彻,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面色怫郁,痛无常处,是阳明复并回太阳,当再汗之愈,麻黄汤。太阳证未罢,桂枝麻黄各半汤,微汗之。太阳证罢,但阳明证者,下之,宜大承气汤。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痞而眩,少阳也;颈项,太阳也。若头痛眩冒,时结胸,心下痞硬,当刺肺俞、肝俞、大椎,慎勿下。
太阳不胜,阳明不负,木相克为顺,负者失也。
少阳脉胜,阳明脉负,是鬼贼相克为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