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症原因,为妇人月水下恶血未尽,于暑月中疾走或操劳,致气急汗流,遂令月水与气俱不通利。其候在腹中有物大如杯,能上下流动,时欲呕吐,卧时多盗汗,足酸不耐久立,小便失时,忽然自出若失精,小便涩难,有此病亦令人少子。治用∶
大黄(如鸡子大)一枚 干姜二两 鸡 中黄胰(炙)一枚 黄连二两 桂心一只 虫三枚 浓朴(炙)十铢 郁李仁(去皮尖熬)一两
上捣散,空腹以温酒一盏和三钱匕顿服,瘕当下,三日内勿近男子。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本症原因,为妇人月水下恶血未尽,于暑月中疾走或操劳,致气急汗流,遂令月水与气俱不通利。其候在腹中有物大如杯,能上下流动,时欲呕吐,卧时多盗汗,足酸不耐久立,小便失时,忽然自出若失精,小便涩难,有此病亦令人少子。治用∶
大黄(如鸡子大)一枚 干姜二两 鸡 中黄胰(炙)一枚 黄连二两 桂心一只 虫三枚 浓朴(炙)十铢 郁李仁(去皮尖熬)一两
上捣散,空腹以温酒一盏和三钱匕顿服,瘕当下,三日内勿近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