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呼吸病学》 第六节 厌氧微生物所致肺炎

    成人咽喉部的分泌物每毫升有107需氧菌和108厌氧菌,包括消化链球菌、产黑色素拟杆菌、梭形杆菌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等。厌氧菌多与其他病原体在肺部形成混合感染。致病的厌氧球菌革兰染色阳性;厌氧杆菌和梭形杆菌革兰染色阴性。在厌氧条件下作致病菌的培养才能生长。卫生不良的口腔,通常有厌氧微生物寄生,在熟睡、昏迷或麻醉情况下能被吸入下呼吸道而引起肺炎。扁桃体炎、女性生殖道和一些肠道炎症穿孔等,主要的污染菌群可能有厌氧菌,随着血行播散到肺,亦能引起肺部感染。

    肺部厌氧菌感染多呈坏死性,可形成脓肿及脓胸、脓气胸。临床上有高热、软弱、消瘦、贫血和杵状指。痰奇臭,似臭蛋味,为其临床特点。有肺实变和胸腔积液体征。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X线显示支气管肺炎或同时伴有脓胸、胸腔积液等征象。

    青霉素G对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菌有效,每日600万-1000万单位,分4次静滴,但脆弱类杆菌则多耐药。克林霉素(clindamycin)对各种厌氧均有效。甲硝唑每日400mg分2次口服,或静脉滴注,5-7d为一疗程。对厌氧菌亦很有效。还可用氯霉素、阿洛林、美洛西林治疗。院内感染病人多为混合感染,应与氨基甙类抗生素联用。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
  • 作者:
    赵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