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小血多,此谓反也。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
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
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
《伤寒杂病论》(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小血多,此谓反也。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
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
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