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白喉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根据伪膜发生所在部位分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部位白喉四种类型。咽白喉病初发热,扁桃体稍红肿,其上有点状或斑片状伪膜,颈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严重的颈部明显变粗,形成所谓“牛颈’。大多数喉白喉是由咽白喉蔓延而来,少数原发。喉白喉特点是声嘶,犬吠样咳嗽,重者甚至失音。严重者发生呼吸困难窒息而死。鼻白喉较少见,常发生于婴幼儿。

    白喉预后好坏与病人年龄、病型、有无并发症和治疗的早晚有关。婴幼儿的病死率较年长儿童和成人为高。重型咽白喉可产生严重中毒症状,多在病后第2~3周出现中毒性心肌炎,是白喉的主要死因。喉白喉可引起窒息。所以发现白喉应及时隔离治疗。

    预防白喉的关键是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方法见百日咳篇)。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张宗祥
  •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作者:
  • 作者:
    李时珍
  • 作者:
    赵学敏
  • 作者:
    叶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陈嘉谟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作者:
    寇宗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