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骨骺部位的损伤

    儿童的骨骼系统处于发育时期,具有某些生长中的特点和担任生长功能的结构。年龄愈小,骨骼愈不成熟,生长潜能就愈大。骨骺是骨骼生长发育的主要功能结构。在儿童至成人这一段时间内,骨骼生长的速度是不均匀的。有两个快速生长时期,一个在出生至3岁期间;另一个在青春期,女孩一般在11~13岁,男孩在12~14岁。骨骺骺板的生长带是直接进行纵向和横向生长的结构,如果损伤,将使生长停止,日后产生肢体不等长畸形。如果骺板的某一部分损伤,则该部位生长停止,日后其他部位仍继续生长,从而产生不对称生长或成角畸形。

    儿童骨骺损伤的诊断比较困难。因为儿童的病史往往不够清楚,特别是年幼儿童。父母应尽可能详细地提供受伤时情况。同时有些儿童在检查时因为惧怕和疼痛,不能很好地合作,使医生难以获得满意的检查结果。有些儿童害怕要“开刀”或“打针”而在有较轻疼痛时勉强佯称“不痛”,家长应耐心说服,以配合医生仔细检查。

    有时早期X线片无法确定有无骨骺损伤,需观察一段时间后再次摄片才能发现。一旦怀疑骨骺损伤,应按医生要求,定时复查。

    骨骺损伤处理后,因儿童好动,容易损伤外固定物,固定也容易松动。伤后5~10天肿胀消退,疼痛好转后,应及时复查。

    儿童骨骺损伤后易产生生长过早停止、过度生长或畸形生长,一旦发生,应去医院治疗以尽早矫正。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