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腹痛

    腹痛可以由内科疾病引起,也可由外科疾病引起。婴幼儿常常不能明确诉述腹痛的部位及性质,所以需要家长密切观察腹痛的性质、持续的时间、部位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向医生提供,作为诊断时的依据之一。

    便秘的儿童会出现一阵阵腹痛,当大便解出后腹痛暂时缓解。蛔虫病引起的腹痛为间歇性,位于脐周;当蛔虫钻入胆道则出现右上腹突然阵发性的剧痛;当许多蛔虫纽成团状阻塞肠腔时出现肠梗阻,则为一阵阵的绞痛,且有呕吐。上腹部隐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突然持续性剧痛可能是胃肠穿孔或腹膜炎。肠炎时先有腹痛,随后有腹泻。肠套叠多见于婴儿,常以一阵阵哭叫表达腹痛,痛时面色苍白,排出的大便果酱样,以后出现呕吐。急性阑尾炎时腹痛的部位先在脐周,以后转向右下腹。过敏性紫癜时往往家长没有注意到皮肤出现紫癜之前(尤其在冬季)小儿先诉腹痛和关节酸痛。

    引起腹痛的病因复杂,尤其持续性腹痛伴有呕吐,在排除了内科疾病之后要想到外科疾病的可能。在没有弄清病因之前,千万不要给腹痛的儿童服止痛的药物;服止痛药后,腹痛虽然暂时缓解,但掩盖了疾病的本质,影响诊断。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陈三山
  •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