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焦虑症

    焦虑症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紧张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神经官能症。

    焦虑症常见如下几种发作形式:

    急性焦虑急性焦虑或惊恐发作时,患者突然感到心悸、喉部梗塞、呼吸困难、头昏、无力,常伴有紧张、恐惧或濒死感,有时还可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震颤、多汗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症状。

    亚急性焦虑当遇到困扰或受到刺激时,立即产生紧张-焦虑反应。

    慢性焦虑常可处于持续的焦虑状态,为一些小事而苦恼、自责、对困难过分夸大,遇事常往坏处想,常无病呻吟,对躯体不适特别关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佳,缺乏兴趣,且常有失眠、多梦及性欲缺乏、月经失调、男性阳萎等症状。

    焦虑症性格特点为胆小、羞怯、自卑、过分敏感、忧心忡忡等。且有情绪障碍、躯体症状以及血糖、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红细胞等增多。当受到精神因素或躯体因素影响即会诱发。

    病人应了介本病的性质,解除对疾病本身的恐惧和疑虑,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如此,通常可减轻病情,如果加服抗焦虑药物则疗效更显著。

    具有焦虑症性格特点的人应增强对困扰或其他社会心理因素的适应力,以预防焦虑症的发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薛雪
  • 作者:
    未知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