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查古籍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细心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对病情判断有着重要意义。怎样观察病人呼吸呢?通常在病人安静状态下,不与病人说话和转移病人注意力,一边观察病人呼吸或胸廓起伏次数;一边看表记住呼吸次数。一呼一吸算一次。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次数为16~20次,儿童每分钟为22~26次左右,新生儿每分钟可达40次。无周期性改变。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1∶4。观察呼吸不仅要记住每分钟次数,还要注意呼吸快慢是否一致,深浅是否均匀,有无呼吸困难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