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凉血、清血分湿热.
味苦微寒.性涩而燥.(西向得燥金之气.)最清血分湿热.止吐衄崩淋.肠风尿血.血痢.
一切血证.去风湿诸痹.历节风痛.(肢节大痛、昼静夜剧、名白虎历节风、亦风寒湿所致.)涂汤火伤.(捣烂、水调涂.)生肌杀虫.炙罨冻疮.汁、乌须发.丹溪以为补阴要药.
然终属苦寒燥涩之品.唯血分有湿热者.以此清之为宜.若真阴虚者.非所宜也.柏有数种.唯根上发枝数茎.蒙茸茂密.名千头柏.又名佛手柏者为真.或炒或生.用桂、牡蛎为使.恶菊花.宜酒.(头发不生、为末、和麻油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