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查古籍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一名木笔花、一名迎春花.宣散上焦风热.
辛温轻浮.入肺胃气分.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头脑.温中解肌.通九窍.利关节.
主治胆移热于脑则鼻多浊涕而渊、风寒客于脑则鼻塞、经曰∶脑渗为涕、王冰曰∶胆液不澄、则为浊涕、如泉不已、故曰鼻渊.)及头痛面 .(黑斑、可作面脂.)
目眩齿痛.九窍风热之病.辛香走窜.虚人偶感风寒而鼻塞者禁之.头痛属血虚火炽者.服之转甚.(李时珍曰∶肺开窍于鼻、阳明胃脉、环鼻上行、脑为元神之府、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凡人外见一形、必有一形留于脑中、今人每记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此即凝神于脑之意也.)去外皮毛.(毛射肺、令人咳.)微焙.
芎蒲、石膏、蒲黄、黄连.(鼻渊、鼻 、鼻窒、鼻疮、及痘后鼻疮、并用辛夷研末、入麝香少许、葱白蘸入数次、甚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