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金匮翼》 湿泻

    作者: 尤怡

    湿泻,一名濡泄,其脉濡细,其症泄水,虚滑,肠鸣,身重,腹不痛。由脾胃有湿,则水谷不化,清浊不分。久雨潮溢,或运气湿土司令之时,多有此疾。《内经》所谓湿胜则濡泄。

    《左传》所谓雨淫腹疾是也。又水寒之气,入客肠间,亦令人濡泻,经云∶太阳之胜,寒客下焦,传为濡泄是也。

    《本事》芎 丸治风湿滑泄。

    芎 神曲 白术 附子(泡,各等分)

    上为细末,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丸,米饮送下。

    许叔微云∶左氏述楚子围萧,萧将溃,无社告叔展曰,有麦面乎,有山鞠 乎,意欲令逃水中以避,是知芎 能除湿,予常加术、附以制方,治脾湿而泻者,万无不中,此药亦治飧泄。

    刘草窗泻湿汤

    生白术(三钱) 白芍(二钱) 陈皮(炒,一钱五分) 防风(一钱) 升麻(五分)

    上锉作帖,水煎服。

    此用风药以举其气,抑胜其湿也。河间云∶有肠胃燥郁,水液不能宣行于外,反以停湿而泄,或燥湿往来而时结时泄者,此又湿泻之变。余见有老人久泄,饮牛乳而泄反止者,此类是耳。

    胃苓汤治脾湿太过,泄泻不止。

    平胃散 五苓散(各等分)

    上锉,水煎服。

    平胃散治酒泄不已,饮后尤甚,加丁香、缩砂、麦芽、神曲各五钱为末,米饮调二钱,立愈。

    升阳除湿汤(方见飧泄。)

    东垣云∶予病脾胃久衰,视听半失,气短精神不足,此由阳气衰弱,不得舒伸,伏匿于阴中耳。癸卯岁六七月间,淫雨阴寒,逾月不止,时人多病泄利。一日予体重肢节疼痛,大便泄下,而小便闭塞。治法诸泄利,小便不利,先分利之。又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噫!圣人之法,布在方策,其不尽者,可以意求耳。今客邪寒湿之淫,从外而入里,若用淡渗之剂以除之,是降之又降,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则阳气愈削而精神愈短矣。故必用升阳风药,羌活、独活、柴胡、升麻各一钱,防风、葛根半钱,炙甘草半钱,同 咀,水二盅,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大法云∶湿寒之胜,助风以平之。又曰∶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去矣。又云∶客者除之,是因曲而为之直也。医不达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张骥
  • 作者:
    周学海
  • 作者:
    贺龙骧
  • 作者:
    吴道源
  • 《女科宝鉴》是以中医方法论述女性生殖器相关疾病的探索性新书,书中详细介绍了七十多种常见女性生殖器相关病证,其中包括女科杂病、性病、月经病和中医药避孕、中医药抗早孕等。各病证以病机要点为中枢,展开对理、证、法、方、药的论述,同时,引进中医女科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具临床指导性和收藏价值。

    纵览全书,具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扼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全书共约25万字。

    读者对象: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及广大男女中、青年。

    著者 一九九一年八月

    作者:
  • 作者:
    凌德
  • 作者:
    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