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从新》 赤小豆

    通、行水散血.

    甘酸平.色赤.心之谷也.性下行而通小肠.(心与小肠相为表里、行水.同鲤鱼煮食、能消水肿、煮粥亦佳.)散血消肿.排脓清热解毒.治泻痢呕吐香港脚.(昔有患香港脚者、用赤小豆袋盛、朝夕践踏之、遂愈.)敷一切疮疽.(鸡子白调末箍之、性极粘、干则难揭、入苎根末则不粘、宋仁宗患 腮、道士赞宁、取赤小豆四十九粒咒之、杂他药敷之而愈、中贵任承亮所亲见、后任自患恶疮、傅永授以药、立愈、问之、赤小豆也、承亮始悟道士之咒伪也、后过豫章、见医治胁疽甚捷、任曰∶莫非赤小豆耶、医惊拜曰∶予用此活三十余口、愿勿复宣、凡溃烂几绝者、为末敷之、无不立效.)止渴解酒.通乳汁.下胞胎.最渗津液.久服令人枯瘦身重.(十剂曰∶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

    其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并不治病.今肆中半粒红半粒黑者.是相思子.(一名红豆、苦平有毒、吐心腹邪气、风痰瘴疟、虫蛊毒、研二七枚服.)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陈三山
  •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