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理瀹骈文》 清胃膏

    作者: 吴师机

    (胃为水谷之海脏腑皆禀气于胃○五谷入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道上焦宗津液下焦糟粕○大小肠出纳水谷转输津液而胃又为二经之总司○胃为燥土喜降喜柔润宜养津液○阳明阳土得阴自安○腑宜通热则秘结用下药者亦所以救阴而存津液也)治胃中血不足。(胃中谷气传化精征为血)燥火用事。或心烦口渴。或呕吐黄水。(黄水属热清水属寒)或噎食不下。(四干)或食下吐出。(皆是胃槁)或消谷善饥。(即消中属胃热传于肺为上消传于肾为下消)或大呕吐血。(阳明多气多血为火所逼)或大便难。(津枯)或食。(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谓之食者易也胃移热于胆同)亦治肺燥者肾热者。挟心肝火者。○粘贴中下三脘。(酌加煎抹之药)生地(四两)大麦冬天花粉(各三两)黄连知母当归栝蒌仁生白芍石斛天冬干葛生甘草(各二两)元桔梗连翘川芎柴胡前胡胆皮黄柏车前子泽泻木通皂角蓖麻仁木鳖仁羚羊角镑犀角山甲大黄芒硝(各一两)滑石(四两)生姜(连皮)竹茹(各三两)石菖蒲(一两)葱白韭白薤藿香(各二两)茅根桑叶芦根枇杷叶(去毛)芭蕉叶竹叶(各四两)槐枝柳枝桑枝白菊花(各八两)凤仙草(全株)乌梅(三个)○两共享油二十斤。分熬丹收○再入生石膏(八两)寒水石(四两)青黛(一两)牡蛎粉元明粉(各二两)牛胶(四两酒蒸化如清阳膏下法)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公元前五世纪?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共有 81 个问答。系采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

    作者:
  • 作者: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作者:
    叶霖
  • 作者:
    徐灵胎
  • 作者:
    王九思
  • 《普济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论,2175 类、778 法、61739 方 239 图。 收载方剂最多。《本草纲目》中附方有不少是从此书采录的。

    作者:
    朱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