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芦根(图缺)
性入阳明.甘寒清热.功除烦呕.润降和阴.茎则清肃上焦.肺痈可愈.笋乃解消鱼毒.膈热能清.(芦根甘寒.入胃清热.热则胃气逆而不顺.呕吐反胃等证作矣.至于解毒.亦甘寒入胃之功.但芦根主降.茎与笋有上升之意.故肺痈肺痿皆用之.芦根寒能清热.甘可养阴.故胃阴不足.而有火邪上逆为患者.最宜.胃寒便溏呕吐者禁用.)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龚廷贤(子才、云林)着。十卷,分为十集。首集为诊治诸论,次为诸病的辨证施治。
芦根(图缺)
性入阳明.甘寒清热.功除烦呕.润降和阴.茎则清肃上焦.肺痈可愈.笋乃解消鱼毒.膈热能清.(芦根甘寒.入胃清热.热则胃气逆而不顺.呕吐反胃等证作矣.至于解毒.亦甘寒入胃之功.但芦根主降.茎与笋有上升之意.故肺痈肺痿皆用之.芦根寒能清热.甘可养阴.故胃阴不足.而有火邪上逆为患者.最宜.胃寒便溏呕吐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