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查古籍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收敛有功.酸温无毒.敷痈化积.得敛极则散之能.止晕固崩.具危而复安之法.(醋一名苦酒.米麦皆可为之.味酸微苦.性温.入肝收敛.然敛极则散.故内而破症瘕.化积聚.皆用醋炒.外而痈肿敷药.皆用醋调.均有深意.或者欲攻欲散.必先敛之.使邪聚而攻散得力.亦是一法.总之当敛者用其敛.当散者用其散.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