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目经大成》 贤不荐医辨

    维古无稽之谈,虽出自典籍,亦宜断之以理,不可传信。“贤不荐医”,典籍所不载者,乃前后相承,远近流播,每遇底事,相与引为折证,众人是焉。愚窃以为不经,何则?夫人患不贤耳,如果贤焉,其心必仁,其识必高,虑必周。凡大节有为之人,疾厄横加,无由觅良工以少缓其须臾。一时恫 号吁,几欲愿以身代而不可得,至亲亲之杀,眼见为劣医所杀,其激切又不知奚似焉。有知彼知己,反隐忍而不一言相告乎?或曰∶人命重矣,轻荐之恐伤生招尤徒增物议。若然则当曰“贤不知医不荐”,再则曰“贤不荐庸医”可也,而奈何概曰不荐。不荐亦已矣,人贤之,自亦贤之,谁则多事,明示人以不贤。病固须勿药之喜,而医悉听其自来。然勿药者徼天幸,自来者涉鬻,明哲保身,讵肯遽以尝试。是必待识者一顾,而后始或乐从,奈何曰贤不荐。况人不尽贤也,贤既不荐,则所荐必出于不贤,不贤而所得士,不失人与。设荐而不遂,天也,荐而不售,吾力争之,将必有以许可。世谓其有严以防贤,而恕以信不贤之人耶。或又曰∶子论已悉,第不知何由得是四字。曰∶此盖滑稽险人,趋附豪右,非嫉渠能技,不欲直使成功,即怀伊芳私隙,岂愿坐观疾去,特创一庄重惊语,躬任介绍之责两地可以自解,比类逐,岁久成谚。苏子曰∶凡事不近人情,鲜不为大奸慝。兹可见其一斑。窃谓贤者狃而从事,不经无疑,顾以疑传信,致使医病交困,树德者不知所向。虽然令名上智所忌,樗栎难逃藻鉴。今天下文治翔洽,纨裤之子皆知学术,远医近闻,其才必有大过人者,起居何用弹冠,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在医之贤不贤,不在贤之荐不荐。士君子挟艺浪游,动诵斯文,希人汲引,是犹却行而求前也,无亦谬哉。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宁原
  • 作者:
  •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