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子 白术 茯苓 芍药 生姜
膀胱阳虚,不能营运水气,致寒湿内甚,骨节尽痛。或汗出而邪不散,仍发热,及湿胜水谷不别,则水上凌逼心肺,头眩目 ,真武汤主之。盖白术、茯苓,浓坤土而制坎邪,附子、生姜,壮实火而逐虚寒。芍药之用亦经湿淫所胜,佐以酸平尔。
诗曰∶真武汤,术苓附,芍药姜,暖水土。按真武,北方水神,以渠能治水怪,故名。此汉人佞佛结习,不必稽究,但义取乎斯。须地黄、阿胶、苁蓉、天冬等,阴中阴药,类聚处方,顾以火土纯阳之物,相胜相敌,殊觉舛谬。且疑少阴病,肢体骨节疼痛,必当归,肉桂和阴行血,其痛方除,岂可芍药酸平?太阳病,汗出不散,脉缓沉,自利,加人参、五味,收阳益卫,水湿自化,茯苓决难淡渗。王晋三谓此用崇土摄水法,则真武元是土神,非水也。又曰命名虽因崇土,全赖阳气出化,则又似火神矣。强解胡诌,可为喷饭。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附子 白术 茯苓 芍药 生姜
膀胱阳虚,不能营运水气,致寒湿内甚,骨节尽痛。或汗出而邪不散,仍发热,及湿胜水谷不别,则水上凌逼心肺,头眩目 ,真武汤主之。盖白术、茯苓,浓坤土而制坎邪,附子、生姜,壮实火而逐虚寒。芍药之用亦经湿淫所胜,佐以酸平尔。
诗曰∶真武汤,术苓附,芍药姜,暖水土。按真武,北方水神,以渠能治水怪,故名。此汉人佞佛结习,不必稽究,但义取乎斯。须地黄、阿胶、苁蓉、天冬等,阴中阴药,类聚处方,顾以火土纯阳之物,相胜相敌,殊觉舛谬。且疑少阴病,肢体骨节疼痛,必当归,肉桂和阴行血,其痛方除,岂可芍药酸平?太阳病,汗出不散,脉缓沉,自利,加人参、五味,收阳益卫,水湿自化,茯苓决难淡渗。王晋三谓此用崇土摄水法,则真武元是土神,非水也。又曰命名虽因崇土,全赖阳气出化,则又似火神矣。强解胡诌,可为喷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