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痞塞

    作者: 戴思恭

    (附噎膈)

    诸痞塞。及噎膈。乃是痰为气所激而上。气又为痰所膈而滞。痰与气搏。不能流通。并宜用二陈汤。加枳实缩砂仁各半钱。木香一钱。或五膈宽中散。应诸痞塞胀满。胸膈不利。或气上逆。或腹疼痛。并宜木香流气饮。应膈上诸般冷气。不问痞塞。及疼痛。且与姜汁一二盏痰饮尤宜。

    邪气作痞。宜用疏剂。若气不顺。逆上为痞。此乃虚痞。愈疏而痞愈作。宜于收补中。

    微有疏通之意。不可十分用香剂。古方载泻后膈痞。用理中。即此意也。因七气所伤。结滞成疾痞塞满闷。宜四七汤。或导痰汤。加木香半钱。或下来复丹。因冷气滞停中脘。痞塞。并可用挝脾汤。加丁香。或丁沉透膈汤。因伤食痞塞。见诸伤门。伤食证。气虚上逆。遂成痞塞而疼者。六磨饮。吞黑锡丹。

    若痞塞服诸药不效。大便不甚通者。宜感应丸。加巴豆或半硫丸。备急丸。木香槟榔丸通之。

    因怒痞塞。见本门七气证。诸五噎五膈。并宜五膈宽中散。不效。谷神加禾散。前痞塞诸药皆可选用。噎膈甚而水浆不入。药食皆不下。食入口即吐者。当镇坠之。宜盐汤下灵砂丹仍以嘉禾散作末。干点服。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
  • 作者:
    江考卿
  •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作者:
    钱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