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麻科活人全书》 烦躁第三十二

    作者: 谢玉琼恩

    心火内炽烦躁干.急宜泻火清心源.若因久病元气虚.法用养阴病即痊.

    麻本火候.火者手少阴心经主之.心火内炽.故烦躁不宁.若麻症火邪太甚.烦渴便闭.致麻不出.危笃之极.宜清心、泻火、清金.以清阳汤(见第九条)除升麻、桔梗、甘草、生姜.倍用麦冬、黄芩、玄参.以三剂与服.而麻即出.或以加味人参白虎汤(见二十九条)去人参、甘草、粳米.加黄芩、元参主之.若系久病之人.元气虚弱.或变烦躁口渴.麻竟不收.凝滞在皮肤间者.此血虚故也.则不宜用前二方.当以养阴汤主之.此乃养阴配阳之义也.

    朱曰 烦渴便闭.致麻不出.亦麻证之至险者.知泻火清金之法.虽险必安.至本条所示清阳汤及加味人参白虎汤.内中皆有散药.所以为佳.

    养阴汤

    熟地黄 牛蒡子(炒研各八分) 当归 白芍药 麦冬(冬七分) 荆芥(三分) 川芎 薄荷(各二分) 元参 连翘(各五分) 二剂、水煎服.后剂.加黄连二分五厘.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祁坤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