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白喉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有时会致命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许多年前,白喉是造成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白喉在发达国家已很少见,主要是因为这种疾病的疫苗已经广泛应用。自1980年以来,美国只有不到5例的白喉发生,但白喉杆菌仍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如果没有广泛接种疫苗,会导致此病的暴发流行。近50年中,最大的一次暴发流行正发生在现在的俄罗斯,以及前苏联的其他国家。

    白喉杆菌通常是随咳出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此种病菌很少会因接触患者日用物品如衣服、玩具等而传染。通常,病菌在口腔及咽喉部粘膜的表面或附近部位繁殖,并引起这些部位感染。有些类型的白喉杆菌可释放毒力极强的毒素,而损伤脑和心脏。

    【症状】

    感染白喉杆菌后1~4天就会发病。初期的症状是咽喉有轻微疼痛,以吞咽时为明显。一般说来,儿童的常见症状有低热、心跳加快、恶心、呕吐、寒战和头痛。颈部的淋巴结可能会肿大。如果病菌存在于鼻腔内,患儿会流鼻涕,且经常只影响一侧的鼻孔。感染会从喉部扩散到声带,并使咽喉部水肿而减小空气的通道,出现呼吸困难。

    白喉的典型表现是形成假膜。假膜是由坏死的白细胞、细菌和其他物质组成的膜状物,常位于扁桃体和靠近咽喉的其他部位。假膜很厚且硬,呈污秽的灰色。如果强行剥脱假膜,其下面的粘膜就会出血。假膜可能缩小气流的通道,或者突然完全堵塞气流通道,阻碍患儿呼吸,出现紧急情况。但是,一些较轻微的白喉,也可不产生假膜。

    如果细菌释放出毒素,毒素会通过血液进入并损害人体组织,尤其是心脏和神经。对心肌的严重损害通常发生在感染后的10~14天,但也可能会在第1到第6周的任何时间。对心脏的损害可能轻微,只在心电图中显示轻度的异常;但有的也可能非常严重,而导致心力衰竭或突然死亡。

    毒素通常影响特定的神经,如支配喉部运动的神经受累,可发生吞咽困难。这些神经在病程的第1周就会受到影响,周围神经在第3周到第6周开始受累,而导致四肢无力。心脏和神经的损害要经过很长时间才会极缓慢地康复。

    白喉也会影响皮肤(皮肤白喉)。虽然这种病在热带更为常见,但在美国也发现了皮肤白喉,特别易发生在居住条件拥挤又不讲卫生的人当中(例如无家可归者)。在极少的病例中,白喉会影响眼睛。

    【诊断和治疗】

    医生检查咽喉痛患儿时发现假膜,则会怀疑小孩患白喉;通过用拭子从儿童喉部采取样品并在实验室中培养,如有白喉杆菌生长即可确定诊断。

    白喉患儿一般应住在医院的加强监护病房,并需尽快使用白喉抗毒素(中和血循环中白喉毒素的抗体)。但使用前应先给患者做皮试,以保证他们对这种从马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不过敏。如果患者对此药过敏,则需先使其脱敏。脱敏的方法为先给小剂量的抗毒素,然后再逐渐加大用药剂量。

    在加强监护病房,医生和护士都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维持心脏功能。抗生素如青霉素或红霉素可以消灭白喉细菌。

    严重的白喉患者恢复得很慢,因此应该避免过早恢复活动,即使一般的体力活动都有可能伤害到已受损害的心脏。

    【预防】

    儿童应定期接受白喉计划免疫。白喉类毒素一般是与破伤风类毒素和百日咳菌苗混合,作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而使用。如果已经接种了白喉免疫的人与已受感染的人接触,应加强注射一次疫苗以增加保护性。

    与已受感染的儿童密切接触者应接受检疫,其咽喉拭子应送到实验室检查和培养。如发现被观察者有本病的症状,应让其服用7天抗生素。与白喉患儿密切接触者,或5年内没有接受白喉免疫接种或加强疫苗接种者,应该接种白喉疫苗或注射加强剂量疫苗。咽喉拭子培养阴性并且最近接种了白喉疫苗的人不需要治疗,也不会对其他人产生危险。但是,没有症状的带菌者也会传播本病;因此,这类人也需使用抗生素,并反复多次地进行咽喉拭子培养以证实是否患有本病。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
  • 作者:
    江考卿
  •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作者:
    钱潢
  • 作者:
    吴谦
  • 作者:
  • 作者:
    史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