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薛立斋曰∶胃脉挟口,绕承浆,鼻准属脾土,鼻孔属肺金,此胃虚肺损,为气脱血死之证,急用二味参苏饮加附子,亦有得生者。
慎斋按∶以上二条,序产后有鼻衄之证也。鼻衄本非死证,产后犯此,或恶露不下,虚火载血上行,溢出鼻窍,不循经度,肺胃已受火热,故黑气变现于鼻口,此热极反兼水化也,故曰肺胃败绝,为不可治。立斋参苏饮加附子,似未稳。莫若大盏童便,加牛膝、丹皮、泽兰、生熟地,倍人参服之。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薛立斋曰∶胃脉挟口,绕承浆,鼻准属脾土,鼻孔属肺金,此胃虚肺损,为气脱血死之证,急用二味参苏饮加附子,亦有得生者。
慎斋按∶以上二条,序产后有鼻衄之证也。鼻衄本非死证,产后犯此,或恶露不下,虚火载血上行,溢出鼻窍,不循经度,肺胃已受火热,故黑气变现于鼻口,此热极反兼水化也,故曰肺胃败绝,为不可治。立斋参苏饮加附子,似未稳。莫若大盏童便,加牛膝、丹皮、泽兰、生熟地,倍人参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