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假令胆病。善洁。面青。善怒。得弦脉。人病心下满。当刺胆井。如见善洁。面青。善怒。
脉又弦。人病身热。当刺肝荣。如根据前色脉。人病体重节痛。当刺胆俞。如见善洁。面青。
善怒。脉又弦。人病喘咳寒热。当刺胆经。如根据前色脉。又病逆气而泄。当刺胆合。余经根据例皆仿此。
假令肝病。淋溲难。兼转筋。人病或心下满。或身热。或体重节痛。或喘咳。或逆气而泄。
根据前刺之。谓刺肝经诸穴也。脉沉而弦。假令小肠经病,面赤口干。喜笑。或心下满。刺井或身热刺荣。或体重节痛刺俞。或喘咳寒热刺经。或逆气而泻刺合。脉浮而洪。假令心经病。烦心。心痛。掌中热。哕。脉沉而洪。或心下满。刺井。或身热刺荣。或体重节痛刺俞。或喘咳寒热刺经。或逆而泄刺合。假令胃经病。面黄善噫。善思善味。脉浮而缓。根据上法刺之。
假令脾经病。腹胀满。食不消。怠堕嗜卧。脉沉而缓。根据上法刺之。假令大肠经病。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脉浮而涩。根据上法刺之。假令膀胱经病。面黑若恐欠。脉俱沉。根据上法刺之。假令肾经病。泻如下重。足胫寒而逆。脉俱沉。根据上法刺之。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假令胆病。善洁。面青。善怒。得弦脉。人病心下满。当刺胆井。如见善洁。面青。善怒。
脉又弦。人病身热。当刺肝荣。如根据前色脉。人病体重节痛。当刺胆俞。如见善洁。面青。
善怒。脉又弦。人病喘咳寒热。当刺胆经。如根据前色脉。又病逆气而泄。当刺胆合。余经根据例皆仿此。
假令肝病。淋溲难。兼转筋。人病或心下满。或身热。或体重节痛。或喘咳。或逆气而泄。
根据前刺之。谓刺肝经诸穴也。脉沉而弦。假令小肠经病,面赤口干。喜笑。或心下满。刺井或身热刺荣。或体重节痛刺俞。或喘咳寒热刺经。或逆气而泻刺合。脉浮而洪。假令心经病。烦心。心痛。掌中热。哕。脉沉而洪。或心下满。刺井。或身热刺荣。或体重节痛刺俞。或喘咳寒热刺经。或逆而泄刺合。假令胃经病。面黄善噫。善思善味。脉浮而缓。根据上法刺之。
假令脾经病。腹胀满。食不消。怠堕嗜卧。脉沉而缓。根据上法刺之。假令大肠经病。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脉浮而涩。根据上法刺之。假令膀胱经病。面黑若恐欠。脉俱沉。根据上法刺之。假令肾经病。泻如下重。足胫寒而逆。脉俱沉。根据上法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