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心胸烦热

    作者: 朱梓

    (附论)夫心气盛实。气血壅涩。阴阳不通。营卫隔塞。上焦壅滞。故令心胸烦热也。

    羚羊角散

    (出圣惠方)

    治心胸烦热。渴逆头痛。

    羚羊角屑柴胡(去苗)赤茯苓(各一两)葛根(锉)赤芍药甘草(炙微赤锉)栀子仁(钱。以水一中盏。

    麦门冬散

    (出圣惠方)

    治心胸烦热。眠卧不安。或大小便不利。口舌生疮。

    麦门冬(去心)黄芩(各三分)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大青黄连(去须)犀角屑川升麻一中盏。煎至六分

    真珠散

    (出圣惠方)

    治心胸烦热。口舌干燥。心神不利。

    真珠粉琥珀末寒水石天竺黄马牙硝铁粉朱砂甘草末(生用各半分)栝蒌根(

    人参散

    (出圣惠方)

    治心胸烦热。不思饮食。

    人参(去芦头)沙参(去芦头)赤茯苓黄(锉)地骨皮麦门冬(去心)柴胡(去芦头)盏。煎至六分。去

    地骨皮散

    (出圣惠方)

    治心胸中久积烦热。口干颊赤。

    地骨皮葳蕤玄参黄(锉)子芩麦门冬(去心)川升麻(各一两)甘草(半两炙微黄汁、蜜各

    含化玉液丸

    (出圣惠方)

    治心胸烦热。口干舌涩。心神壅闷。

    寒水石(研)石膏(研如粉)葛根栝蒌根赤茯苓(各一两)乌梅肉(半两炒)麦门冬(子大。每服

    黄芩散

    (出圣惠方)

    治心胸烦热。头疼目涩。烦渴不止。

    黄芩赤茯苓麦门冬(去心各一两)石膏(二两)甘草(炙微赤锉)葛根(锉)甘菊花(去滓。

    甘露散治心胸烦热。不得安定。

    甘草不灰木(各半斤)上药须是腊月内。预办修合。取雪水浸过。阴干。又投入水中。如此三二十度后。阴冷极干。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以新汲水调下一钱。

    除胸膈热痰。

    用三白草。捣。绞汁服。令人吐逆。

    治胸中痞塞热结者。可多食好生梨。即通。

    止心中酸水。以楂子食之。

    去心胸烦热。热风恍惚。明目镇心。温补。久服好颜色。变白。去风。不忘。用大豆。

    治服药失度。心中苦烦。取生葛根汁饮之。大良。无生者。捣干葛末。水服五合

    。亦可煮利肢节。去五脏中烦闷气。以蟹用醋食之。八月后食之。佳。

    治胸中烦热。或渴心躁。用葛粉四两。先以水浸粟米半升。经宿漉出。与葛粉

    相拌令匀。

    除胸中实热气。以凫茨作粉食之。

    解肌下膈去胸中烦。以茵陈蒿研作饮。服之。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