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熨烙

    作者: 朱梓

    (附论)夫血气得温则宣流。得寒则凝泣。肝藏血上注于目。若肝经虚寒。则目多昏暗泪出之候。

    古凡五脏虚劳。风热上冲于肝。从上生向下。名曰逆翳。从下向上。名曰顺翳。此疾宜用熨烙法

    熨眼饼子

    (出圣惠方)

    治眼肿生翳。睑垂疼痛。

    大黄(锉)郁金黄连(去须各二两)上为散。用酸粟米饭。和捣令匀。每用药五钱。

    捏作

    治眼肿。贴熨地黄膏方。

    (出圣济总录)生地黄粟米饭淀(极酸者)上等分。烂研细膏。匀摊于薄绢上。方圆二寸许。贴熨目上。

    治眼疾或有脓出者。马齿熨方。

    (出圣惠方)马齿子人苋子(各半两)上为末。入铜器中。于饭上蒸熟。以绵裹。熨大头。脓水出

    治目赤痒涩。及一切目疾。汤器熨方。

    (出圣济总录)上方盛热汤满器。铜器尤佳。用以熨目。闭目勿开。亦勿以手揉目。次掬器中汤淋目。

    候稍

    治眼昏暗。中指熨法。

    (出圣济总录)上方东向坐。不息再过。以两手中指。口唾之二七。相摩拭。熨目佳。

    针烙法

    (出圣济总录)

    治热病后失明。或生白翳极浓者。

    上方取平头针。可翳大小者烧赤。当翳中烙之。须轻下手。若烙后翳已破。即少敷除翳药。

    治目暗。掌心熨法。

    (出圣济总录)上方鸡鸣时。以两手相摩极热。熨目三遍。仍以指甲搽两头。觉有神光。妙。

    熨眼方治热毒风攻眼赤痛。并睑浮肿。

    上黑豆拣择一升。分作十处。将软绢帛裹定。于沸汤内蘸过。乘热更互熨之。每一分三度

    治目痛不得睡。及毒病后。眼赤痛有翳方。

    暮灸新青布熨。并蒸大豆。袋盛枕之。夜常令热。

    治目为物所伤触睛方。

    上煮羊肉令熟熨。勿令过热。猪肝亦得。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