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风入腹拘急切痛(附论)

    作者: 朱梓

    夫风入腹。拘急切痛者。风邪搏于阴经也。风邪搏于阴经。则肠缩蜷。肠缩蜷则绌急。

    风寒

    竹沥汤治风毒入人五内。短气。心下烦热。手足烦疼。四肢不举。皮肉不仁。口

    噤不言。

    竹沥(一斗九升)防风茯苓秦艽(各三两)当归黄芩(一方作芍药)人参芎(一子(二枚)五服。初得病即须摩

    大岩蜜汤

    (出圣惠方)

    治贼风。腹中绞痛。并飞尸遁注。发作无时。发即抢

    心胀满。胁下如栀子(十五枚)甘草干地黄细辛茯苓羊脂(青羊角亦得)吴茱萸芍药(小品用芎内脂令烊。

    一两。心腹无羊脂。用水酒煎服。名干姜散。

    干地黄汤

    (出圣济总录)

    治风入腹。兼尸疰入腹。心腹痛。气短喘息不

    得。宜服。

    熟干地黄(切焙一两)当归(切焙一两半)芍药(一两半)甘草(炙锉)人参桂(去粗皮)干姜(炮裂各一去滓。取七分。空

    天雄散

    (出圣惠方)

    治风入腹。脏腑中切痛。心腹拘急。

    天雄(炮裂去皮脐)当归桂心木香(各一两)雄黄(细研)地龙(微炒)干蝎(生用)上细罗为散。入研

    乌头散

    (出圣惠方)

    治风气入腹。拘急切痛。烦闷不可过时。

    川乌头(炮裂去皮脐)黄芩(各一两)干姜(炮锉)人参(去芦头)天雄(炮裂去皮脐)甘(三分)上为散。每服

    甘草汤

    (出圣济总录)

    治风入腹中痛。并飞尸遁注。发歇无时。发则抢

    心。腹胀满。胁下甘草(炙锉)细辛(去苗叶)干姜(炮)当归(切焙)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赤芍钱匕。以水一盏半。入

    人参汤

    (一名茵芋散出圣惠方)

    治风入腹。拘急痛。

    人参(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半)麻黄(去根节一两半)防己(三分)茵芋(去苗一上粗捣筛。每服

    附子散

    (出圣惠方)

    治风入腹。痛无时。发则抢心。胀满拘急。

    附子(炮裂去皮脐)细辛甘草(炙微赤锉)当归(锉微炒)桂心赤芍药生干地黄散。每服三钱

    甘草饮

    (出圣济总录)

    治风入腹。心腹痛。胀满拘急不得息。并转筋。温

    中止痛。利大小甘草(炙锉)防风(去叉各一两半)吴茱萸(汤浸焙炒)赤芍药当归(切焙)细辛(去苗以水一中盏半惠方名桂心散

    鬼箭汤

    (出圣济总录)

    治风入腹挛急。及贼风所中。

    鬼箭羽(如鸡子大一块)甘草(一尺炙锉)石膏(如鸡卵一块)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干慎外风。一

    桂心汤

    (出圣济总录)

    治风入腹。五脏拘急。四肢不遂。腹满欲绝。

    桂(去粗皮)防风(去叉)黄芩(去黑心)干姜(炮裂)秦艽(去苗根)吴茱萸(汤浸焙炒)去滓。温服。不拘时

    乌头汤

    (出千金方)

    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腹。攻五脏拘急。不得转

    侧。叫呼发作有时乌头(十五枚要略用五两)大枣(十枚)甘草(二两)芍药(四两)桂心(六两)老姜(一蜜二升。微火煎如醉状为知。不知增之。一方无大枣。

    赤芍药散

    (出圣惠方)

    治风入腹。攻五脏拘急。不得转侧。阴缩手足厥冷。

    腹中痛。

    赤芍药桂心甘草(炙微赤锉)防风(去芦头)芎(各一两)乌头(炮裂去皮脐二两)不拘时候。

    理中汤

    (出圣济总录)

    治风入腹。心腹痛。痰逆恶心。或时呕逆拘急。隔

    塞不通。

    人参干姜甘草(炙锉)白术〔各二(三)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以水一盏。

    煎至七

    治中风寒热。腹中绞痛。

    以干鲫鱼一头。作末。三指撮。以苦酒服之。温覆取汗良。

    食盐方治中风。但腹中切痛。

    以盐半斤。熬令水尽。着口中。饮热汤二升。得吐愈。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