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患服前药。胸膈满闷者。此上焦阳盛也。或药力太过。上焦有热也。腹满。气虚耳鸣。
时投令勿听。但令极熨之。不住灰包可也。如灰包熨后。得下利三两行。或小便二三升。或微似有汗。此是阴去外出。或下泄也。勿疑之。病轻者。乃得愈。后出余气而解。病患三部脉沉。
寸脉小于关尺。此为阴盛。当温中药以消阴气。宜服浓朴丸。陈皮、人参、白术、藿香、当归、细辛之类是也。神术汤亦同。治阴燥而渴。不可误用凉药。若热药冷服。内有伏阳。则可。若脉虚。按之全无力。或病患素无食养。只可温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病患服前药。胸膈满闷者。此上焦阳盛也。或药力太过。上焦有热也。腹满。气虚耳鸣。
时投令勿听。但令极熨之。不住灰包可也。如灰包熨后。得下利三两行。或小便二三升。或微似有汗。此是阴去外出。或下泄也。勿疑之。病轻者。乃得愈。后出余气而解。病患三部脉沉。
寸脉小于关尺。此为阴盛。当温中药以消阴气。宜服浓朴丸。陈皮、人参、白术、藿香、当归、细辛之类是也。神术汤亦同。治阴燥而渴。不可误用凉药。若热药冷服。内有伏阳。则可。若脉虚。按之全无力。或病患素无食养。只可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