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时气心腹痞满

    作者: 朱梓

    (附论)夫时气太阳、少阳并病。脉浮紧。反入里则作痞。痞者心下满也。病发于阴者。不可下。

    下之则心下痞。按之自软。但气痞尔。故不可复下也。若热毒瓦斯乘心。则心下痞满。面赤目黄。狂言恍惚者。此为有实。宜吐下之。

    鳖甲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热毒不退。大便秘涩。心腹痞满。饮食不下。精

    神昏乱。恍惚狂言。脉候洪数。

    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赤茯苓桔梗(去芦头)人参(去芦头)槟榔茵陈白藓皮麦门冬(去心)川大黄(锉碎微炒各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枳壳(麸炒微黄去瓤)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汁半分。煎至五分。

    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前胡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心下痞满。胸膈不利。

    前胡(去芦头一两)赤芍药(一两)木香(一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一两)槟榔(一两)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半夏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若吐若下后。发汗后。心下痞满。气上冲胸。起

    即头眩。脉沉紧者。

    半夏(汤浸七次去滑一两)白术(一两)甘草(炙微赤锉一两)赤茯苓(一两)桂心(一两)人参(去芦头一两)诃黎勒(用皮一两)前胡(去芦头一两)上为散。每服五钱。

    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前胡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心腹痞满。身体疼痛。烦热呕逆。

    前胡(去芦头)半夏(汤浸七次去滑)枳壳(麸炒微黄去瓤)黄芩人参(去芦头)桔梗(去芦头)槟榔(各一两)赤芍药(五钱)甘草(炙微赤锉半两)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陈橘皮汤

    (出圣惠方)

    治时气已汗下后。脾胃气虚。心下痞满。腹中雷鸣。

    陈橘皮(三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甘草(炙微赤锉一两)干姜(炮锉一两)赤茯苓(一两)桔梗(去芦一两)半夏(汤洗七次去滑一两)白术(一两)木香(一两)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桔梗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心腹痞满。气喘。痰涎不绝。

    桔梗(去芦头三分)半夏(汤洗七次去滑三分)赤芍药(三分)前胡(一两去芦)旋复花(五钱)大腹皮(半两锉)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赤茯苓(五钱)甘草(炙微赤锉五钱)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赤茯苓散

    (出圣惠方)

    治时气气壅上冲。心腹痞满。坐卧不安。

    赤茯苓(三分)赤芍药(三分)紫苏茎叶(三分)枳壳(麸炒微黄去瓤五钱)大腹皮(半两锉)甘草(炙微赤锉半两)百合(一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微炒一两)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时气饮水过多。水结心下痞满。

    (出圣惠方)川大黄(锉碎微炒)川朴硝(各一两)甘遂(一钱煨金黄色)上为散。每服不计时候。

    温服。调下一钱。以效为度。

    治时气饮水过多。心下痞硬疼痛。

    (出圣惠方)用芫花半斤。以醋拌令匀。以慢火炒热。用帛裹熨之。冷即更炒。以效为度。

    治温气痹肿

    (出本草)用赤小豆和桑根白皮。煮食之。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