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渴利后发疮

    作者: 朱梓

    (附论)夫渴利之病。随饮即小便也。此谓服石药之人。房室过度。肾气虚耗故也。下焦既虚。

    虚则虽瘥

    升麻散

    (出圣惠方)

    治渴利后皮肤生疮。肢节疼痛。

    川升麻玄参知母赤茯苓漏芦枳壳(麸炒微黄去瓤)菝甘草(炙微赤锉各二两)以瘥为度

    黄散

    (出圣惠方)

    治渴利。皮肤生热毒疮。疼痛寒热。口干心烦。

    黄甘草川升麻前胡(去芦头)栝蒌根知母麦门冬(去心)赤芍药(各一两)黄煎至

    皂荚煎丸

    (出圣惠方)

    治渴利后热毒未解。心神烦热。皮肤搔痒成疮。

    皂荚(十梃不蛀者拍碎用水二升浸一宿冷浓滤去滓以慢火熬成膏)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风(去芦头)一两)上为

    玄参散

    (出圣惠方)

    治渴利后头面身上。遍生热毒疮。

    玄参黄芩川升麻连翘葳蕤(各一两)犀角屑木香白蔹(各半两)栀子仁(三分)

    秦艽丸

    (出圣惠方)

    治渴利后。肺脏风毒外攻。皮肤生疮。搔痒心烦。

    乌蛇(三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防风(半两去芦头)牛蒡子(微炒)栀子仁犀角屑(各三细末。炼蜜和捣

    栝蒌根散

    (出圣惠方)

    治渴利后心烦体热。皮肤生疮搔痒。

    栝蒌根赤茯苓(各一两)玄参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各一两)甘草(炙微赤锉)苦参(锉

    黄六一汤

    (出医方大成)

    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胸中发悸。时常消渴。或

    先渴而欲发疮黄(去芦蜜涂炙六两)甘草(炙一两)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枣一枚。煎至七分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