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总论

    作者: 朱梓

    夫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皆因体虚腠理空虚,受风寒湿而成痹也。痹之为病,寒多则肉则凡有者,脉者皮骨骨支《三因方》云∶凡使人烦满喘而吐者,是痹客于肺。心烦上气,嗌干气噫,厥逆胀满,是痹头小便清涕《端效方》云∶痹者闭也,闭而不仁故曰痹。寒胜则痛,湿胜则重,风淫走注往来冲击而无《千金方》云∶风痹、湿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胞痹,各有证候。形如风状,于脉得寒痹发风最濡,为夫痹乃阳气少阴气多,故令身寒从中出。其阳气多而阴气少,则痹且热也。诸痹风胜者则易痛。

    《内经》曰∶营卫虚皮肤不仁,痹而不知痛,可用蔚金散吐之。次服导水丸寒经之药泄之,郾城比及于戴乃人足昔

更多中医书籍
  •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