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胃疸(附论)

    作者: 朱梓

    论曰。已食如饥者。胃疸也。夫胃热则能消谷。今已食如饥者。以胃气但热而无阴也。

    然胃而身

    泻热汤

    (圣济总录)

    治胃中有热。食已如饥。不生肌肉。面色萎黄。

    大黄(生锉)麻黄(去根节)黄芩(去心各四两)杏仁(去皮尖)赤茯苓(去皮)甘草陈滓。

    大黄泻热汤

    (圣济总录)

    治胃中热。食已即饥。舌强腹胀。身重节疼。

    大黄(锉水浸一宿)甘草(各三两)泽泻赤茯苓(去皮)黄芩(去心)细辛(去苗叶)陈后温服

    茯苓汤

    (宣明论)

    治胃中积热。食已即饥。面黄肌瘦。胸满胁胀。小便闷赤。

    赤茯苓(去皮)陈皮(去白焙)泽泻(各三分)芍药白术(各四两)人参桂(去皮各二水一盏半

    黄芩汤

    (圣济总录)

    治胃中热盛。食已即饥。唇燥口干。

    黄芩石膏(各三分)赤茯苓(去皮)甘草葛根五加皮麻黄(去根节各半两)柴胡(去苗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栀子汤

    (圣济总录)

    治胃中热盛。食已复饥。面黄肌瘦。唇燥口干。泻热。

    栀子仁赤芍药犀角屑赤茯苓(去皮)黄芩(去心)射干大黄(炒各一两)上为散。

    芦根散

    (圣济总录)

    治胃中热盛。食已如饥。常渴引饮。涤热。

    芦根栝蒌根麦门冬(去心各一两)知母甘草(各半两)赤茯苓(去皮三分)上捣粗筛去

    黄连丸

    (圣济总录)

    治胃中热盛。食已如饥。多渴心烦。肌肉羸瘦。

    黄连(去须)栝蒌根(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知母(焙)茯神(去木各三分)

    犀角汤

    (圣济总录)

    治胃实热。呕逆不下食。

    犀角屑葛根(各三分)枇杷叶(拭去毛炙黄)麦门冬(去心各一两)上为散。

    每服三钱。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