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疟病发渴

    作者: 朱梓

    (附论)内经谓诸疟皆得之于夏伤于暑。以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营气之所舍也。

    芦根汤治疟发热者。骨节疼痛。口干烦渴。

    生姜饮治疟止渴。

    生姜大枣甘草(微炙)草豆蔻(去皮)木通(各一分)上咀如麻豆。水二盏煎至一盏

    常山汤治疟病发渴。及寒热攻作。

    常山蜀漆(烧烟尽)甘草(炙锉各二两)淡竹叶(切一升)大黄(生锉三两)上粗捣筛。

    妙应丸

    (一名辟邪丹)

    治疟疾发渴引饮。烦躁。

    常山散治疟病发渴。饮水不止。

    常山(三两)石膏(八两)白秫米(二合)上咀每服五钱。以水一盏半。入竹叶十片。煎

    乌梅饮治疟病苦渴。

    用乌梅二十枚擘破。以水二盏煎取一盏半。去乌梅和蜜一匙。分两服。细啜之。

    柴胡栝蒌根汤

    (出千金方)

    治疟病发渴。

    柴胡黄人参甘草生姜(各二两)大枣(二十枚)栝蒌根(四两)上咀。水一斗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