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补益轻身延年

    作者: 朱梓

    (附论)夫人禀中和气。生两仪间。处寒暑四时之宜。法阴阳五行之度。莫不精气内朗。形神外融。

    存少性。知表里乱其以善摄反观之之基。

    诚宜朽。

    应验打老丹补丹田。安魂魄。壮筋骨。暖下元。添精髓。身轻体健。益寿延年。

    除百病。

    白茯苓(去皮)甘菊花川芎干山药乌药金铃子复盆子钟乳粉(研)山茱萸云子桂心天雄(炮如无附子代之)巴戟(水浸去心)鹿茸(去毛)远志(去心)白术麦门冬(去心)牡蛎()生地黄玄参(去芦)独活(去芦)柏子仁五味子干姜(炮)泽泻丹参(去芦)紫菀(去芦)黄(去芦)蔓荆子(去萼)枸杞子牡丹皮密蒙花芍药甘草(炙)苦参(去膝荜茇赤石脂(研)天等分)上为细末。炼服至六十日外家之子也。

    夫妇。年老童颜。经一年

    鹿马宝元丹扶阳抑阴。有益无损。此方得之异人所传。

    珍珠琥珀朱砂金箔银箔真玉屑珊瑚屑犀角屑(取以上八味各等分随意细研)芎白(炒)好糯煮肉。

    汁换项宝不拘亦可用。

    神仙苣KT子丸

    (出德生堂)

    用此药安魂定魄。改易容颜。通神仙。延寿

    命。

    生骨髓。扶虚弱。展筋骨。润肌肤。补益丹田。接养真气。活血荣颜。百病永除。根

    本坚固。水火既济。昔有一老人。耳聋目昏。年至七十无子。服此药后。齿落更生。发

    白再黑。二妻生一十三子。

    生地黄熟地黄何首乌(各四两)苣KT子(九蒸九曝二两)人参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浸)菟丝子(酒浸)天门冬(去心酒浸)破故纸(酒浸炒)巴戟(去心酒浸)干山药五味子楮实(炙)复盆子(净)鹿茸(嫩红色者生用)柏子仁(去壳另研)酸枣仁(去壳另研)白茯苓西枸杞(各一两)核桃(一十枚去壳取仁另研烂后入药内再研匀)上为细末。用枣一斤。去皮核。煮熟研烂。与药末和匀。杵千余下。再揉得所。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

    玉霜丸

    (出和剂方)

    主治真气虚惫。下焦伤竭。脐腹弦急。腰脚软痛。精神

    倦。面色枯槁

    久服续骨联筋。秘

    寿延年。

    天雄(十两长大者以酒浸七日了掘二地坑以半秤炭火烧坑通赤速去灰火令净以醋二升泼在坑苁蓉(膝(去苗酒浸焙菟丝子(酒浸蛎(火捣令脆半两日晒干)上补真气壮阳

    既济丹

    (出百一选方)

    主升降水火。神益血。久服延年。令人不老。

    嫩鹿茸(三两酥炙)牛膝(酒浸一宿)肉苁蓉(酒浸一宿)熟干地黄(酒浸蒸)当归(去芦远志(用甘研入一两半)草还丹(出瑞竹堂)今夫草还丹者。不用金石。不加燥热。不伤五脏。只以草药为用。

    全在乃脚固苍术(四两酒浸一两醋浸一两泔浸一两盐水浸一两各一宿)葫芦巴(一两酒浸一宿)破故纸香(半两坚实子牛膝(各三或盐之刑谢。

    味分

    巴戟丸

    (出御药院方)

    主治男子虚弱。长命身轻。

    巴戟(酒浸去心)益智杜仲菟丝子(酒浸)茯苓远志肉蛇床子干山药牛膝(酒二两)上健五

    远志丸明目益精。长志倍力。久服长生耐老。

    远志茯苓细辛菟丝子木兰续断人参菖蒲龙骨当归芎茯神(各五分)

    麋角丸聪耳明目。补心神。安脏腑。填骨髓。理腰脚。能久立。发白更黑。耄者

    还少。诸麋角(取当年新角连脑顶者为上再看角根有斫痕处亦堪用退角根下平者是不堪用造此药取角水中镑取白及镑不用武火更添美渐下后肉苁蓉一食时。

    堪作丸如粘手丸。日相驱逐丹石等饮之即自展光成后生定而不城市中可补玉养之术宁古

    苁蓉散轻身益气。强骨髓。补不足。能使阴气强盛方。

    肉苁蓉五味子远志甘草(各一斤)慎火草(切)楮实干漆(各二斤)生地黄(三十晚日三

    秃鸡散有房室人。常服勿绝方。

    蛇床子菟丝子远志防风五味子巴戟杜仲苁蓉上治下筛。为细末。每服方寸

    长生不老丹

    苍术(一斤四两酒浸四两醋浸四两盐汤浸四两米泔水浸)莲肉(一斤用猪肚一个入莲肉煮去细末。酒丸。

    万年延寿丹

    川乌(一两)苍术(竹刀刮去皮用二两)好花椒(二两炒出汗)小茴香(二两微炒)白茯苓汤下。

    茯苓丹延年益寿。黑髭发。大有补益。

    白茯苓(去粗皮淘净阴干为细末四两)头面(十二两)人参(末三钱)上入青盐少许。

    用滚余月

    琼玉膏

    新罗人参(二十四两舂一千下为末)生地黄(一十六斤净洗捣取汁)白沙蜜(一十斤)白时不用包三膏马岁岁人空心服之。

    五子丸

    (出王氏博济方)

    主通流五脏。润泽血脉。反老成少。补助元阳。

    余甘子复盆子(酒浸焙)菟丝子(去浮者酒浸蒸熟焙)五味子(炒)车前子(酒浸焙各五仁一半升熬。

    药毒

    胡桃丸

    (出御药院方)

    主益精补髓。强筋骨。延年益寿。悦心明目。滋润肌

    肤。治年高人脏破故纸杜仲萆胡桃仁(各四两)上将三味。捣罗为细末。次入胡桃膏子拌匀。

    再捣仲。

    软朱砂延寿水仙丹

    (出经效济世方)

    主治男子元气虚损。壮筋骨。延年益

    寿。

    能治百病。兼

    膈不利。多倦怠。

    朱砂(有墙壁者不拘多少细研水飞过)清麻油(三两)白芨(一两锉如皂子)木通(一两锉)油置水中数梃。揉子大。空丁谓奏。

    伏火者。皆轻健。倍加

    三仙丸

    (又名长寿丸出杨氏家藏方)

    有诗曰。一乌二术三茴香。久服令人寿

    长。善治耳聋

    盐汤下。谁知凡世川乌(一两去皮尖锉如骰子大用盐半两炒黄去盐)茴香(三两炒香)苍术(二两米泔浸一宿五十前。

    二灵丹

    (出御药院方)

    主补暖脏腑。祛逐风冷。利腰膝。强筋骨。黑髭发。

    容颜。性温无何首乌(雌雄各半采刮捣俱不犯铁用浓米泔一伏时漉出于银器内先排枣一重各擘开上铺何首极烂净竹好酒浸每至一又铺豆。又薄铺牛膝。如此重重。铺令药豆俱尽。安于釜上蒸之。令豆熟为度。去黑豆。取药曝干。又换豆蒸之。如此三遍。去豆取药。候干为末。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食前服。忌萝卜葱蒜。

    何首乌丸

    (出御药院方)

    主补养五脏六腑。强筋壮骨。黑髭发。坚固牙齿。

    服延年益寿。

    用何首乌同前法制度。入石杵臼内。捣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温酒或去。

    补肝散治人肥悦明目。延年不老。及治五劳七伤。

    用冬瓜仁七升。以绢袋盛之。投三沸汤中。须臾出曝干。如此三度止。又以清苦酒渍。

    经一白净

    安五脏。平三焦温中。久服增年。又治瘦病。

    用牛髓以酒送之。又和地黄汁白蜜作煎食。

    又方

    用胡麻三升。去黄黑者。微炙令香。杵为末。下白蜜三升。和调煎。杵三百杵。丸如梧桐子

    益血轻身。微有头痛无害。

    上用逍遥草捣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三十粒。日三服。百日瘥。

    金髓煎

    用枸杞子不计多少。逐日采摘红熟者。去嫩蒂子。拣令洁净。便以无灰酒于净器浸之。

    须瓦旋汁得积年不废。可以羽化。

    鹿角散轻身益气。强骨髓。补绝伤。

    用鹿角锉为屑。白蜜五升淹之。微火熬令小变。曝干。更捣筛服之。

    枸杞煎

    (出千金方)

    主补虚羸。久服轻身不老。

    以九月九日。取生湿枸杞子一升。清酒浸六日。煮五六沸。取出熟研。滤取汁。令极净。

    曝菖蒲丸治脏腑衰惫。面色萎黄。牙齿疏落。眼目昏暗。及腰脚酸疼。四肢困乏。口苦舌干。久服延年益寿。补益精气。和荣卫。以九节菖蒲叶。细如剑脊者。八月取。连根阴干。不退根。以米泔浸硬。竹刀刮去黑皮。约取菖蒲。即将一半豆铺覆。炊之。良捣罗为末。浸炊饼和丸。如梧桐子

    草灵丹

    (出御药院方)

    主实髓壮筋。轻身益血。久服令人面色光泽。反老为

    童。齿落更生。

    生地黄(二斤细切用无灰酒一斗夜浸昼晒酒尽为度阴干)鹿茸(去毛酥炙黄)牛膝(酒浸七丝子(酒为丸。

    如梧不测

    轻身疗病。

    (出本草)拂取松花酒服。(松花似蒲黄者。)

    轻身养气。令人强健。

    (出本草)用莲的摩以为饭。如粟饭食之。又可为粥。

    金锁丹

    (出瑞竹堂)

    服此药延年益寿不老。添精和血。注颜身轻。壮筋骨。

    养神气。效不可远志(去心焙)蛇床子(酒浸微炒)鹿茸(各一两半炒黄)晚蚕蛾(二钱)紫梢花续断(香麝香乳香(各二钱半)川茴香(三钱)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七日可便见效。

    何仙姑庆世丹(出卫生家宝方)世如有人。抱一切危疾。及瘫痪痛楚。久在床褥。旦暮斋心八邪名护如是枸杞子(仙经云此药是星之精益血海足筋骨补气安神)菊花(仙经云是水之精服之耳目聪椎破龙之精去胃五千太阳之精七日)芦头酒辛(疗捣罗不生

    交藤丸

    (出华佗中藏经方)

    能驻颜长算。祛百病。

    交藤根(何首乌也用一斤赤白者)茯苓(五两)牛膝(二两)上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酒

    延寿酒

    (出华佗中藏经方)

    主疗百疾。

    黄精(四斤)天门冬(三斤)松叶(六斤)枸杞(五斤)苍术(四斤)上用水三杓。煮一日

    轻身益力。强骨髓。补阳道。鹿角烧为丹。服之至妙。

    (出本草)以鹿角寸截。于瓷器中或瓦器中。用泥裹大火烧之。一日如玉粉。亦可炙令黄。末细罗。

    变白不老。

    (出本草)以南藤磨服之。

    令人肌体轻健。唐太妃所服方也。

    (出本草)以生铁渍水。服饵者日取饮。旋入新水。日久铁上生黄膏。则力愈胜。

    仙家轻身方

    (出本草)用雁腹中莲子。空腹食十枚。身轻能登高涉远。雁食粪于田野中者佳。

    轻身益气。

    (出本草)以枸杞茎叶及子服之。

    延年方

    (出本草)以旱藕饵之。唐书云。姜抚言。终南山有旱藕。饵之延年。状类葛粉。帝作汤饼赐大臣。

    驻年方

    (出本草)以鸡头实作粉食之。是长生之药也。小儿食之不长大。延年益气。悦心明目。补添筋骨。

    治以破故纸十两。净拣。去皮洗过。捣筛令细。用胡桃瓤二十四两。汤浸去皮。细研如泥。

    即以为百端不应。元和七年。有诃陵国船主事摩诃知予病状。遂传此方并药。予初疑而未服。摩诃稽颡固请。遂服之。经七八日而觉应验。遂尔常服。其功神验。十年二月罢郡归京。录方传之。止泄除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

    令人不饥变白去老。

    取南旱莲叶。捣碎渍汁。浸粳米。九蒸九曝。米粒紧小正黑。珠袋盛之。可适远方。日进一食之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