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气疰附论

    作者: 朱梓

    夫气疰者。邪气传疰。蕴伏于肺也。肺主气。而通行表里。若疰气所传。则其病随气游走。冲击为痛。上喘奔急。饮食不下。是为气疰之候也。

    调气汤治疰气背膊疼痛。心胸烦闷。

    京三棱(煨锉)木香(各一两)槟榔(煨锉三分)草豆蔻(去皮一两半)高良姜(一两五钱)茯苓(去黑匀。

    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入研。温服。

    千金丸治气疰羸瘦。历年停滞。胸满结痞。饮食或吐。宿食不下。中风鬼疰。

    野葛(炙四寸)斑蝥(十枚足炒)雄黄(研)雌黄(研)干姜(炮)鬼臼(去毛微炙)瓜蒂麸炒)上捣罗一丸旦以

    牛黄丸治疰气兼冷气。心腹痛。或猝中。得疰痛。如鬼祟。

    牛黄(研)阿魏(研半两)丹砂(研)安息香(研各半钱)肉豆蔻(去壳一枚)桂(去粗皮)木香当归(切焙各一分)槟榔(炮锉二枚)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四十九枚)上为末

    芜荑散治气疰刺痛。

    白芜荑(微炒)附子(炮裂去皮脐)白槟榔(煨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姜(炮)桂(钱。空心热酒调下。

    柴胡汤治疰气胸膈满塞。心背撮痛欲绝。

    柴胡(去苗)甘草(炙锉各一两半)木香(二两)槟榔(煨锉十枚)犀角(镑二两)当归(一盏。

    去滓入麝香少许。煎至八分。温服日再。

    桃仁饮治疰气。肩膊刺痛不移。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酸枣仁(炒)人参桂(去粗皮)丁香赤茯苓(去黑皮)甘草

    延胡索散治风冷疰气。刺痛胃膈。转动不得。四肢厥冷。面目青黄。又如鬼气状

    延胡索橘核人参(各半两)乳香(研)地龙(去土炒各一分)上为散。每服一钱。

    温酒

    木香散治猝中疰气。

    木香(研一两)当归(切焙)白术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二

    浓朴丸治一切气疰。大肠结涩。背膊刺痛。气疰四肢。及食物不消。奔腾气逆。

    浓朴(去粗皮姜汁炙三两)桂(去粗皮)大黄(锉碎醋炒各二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一

    治三十年食疰方

    豉心(半升)生椒(一合)上以水二升。煮取半升。适寒温。用竹筒缩取汁令病者侧卧。

    桃仁汤治传尸鬼气。咳嗽癖。疰气。血气不通。日渐羸瘦。

    用桃仁一两。尖杵碎。以水一升半。煮汁。着米煮粥。空心食前服。又方治传尸疰。以桃仁

    又方

    以桃仁一合。烂研煎汤吃。治鬼疰心痛。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作者:
    钱潢
  • 作者:
    吴谦
  • 作者:
  • 作者:
    史堪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作者:
  • 作者:
    孙一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