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寒疝积聚

    作者: 朱梓

    (附论)夫积聚者。由寒气在内所生也。血气虚弱。风邪搏于腑脏。寒多气涩则生积聚也。积者、阴上右饮食不为肌肤。或累累如桃李。或腹满呕泄。寒则痛。故云寒疝积聚也。其脉弦而紧积聚。

    浮而牢积聚。牢强急者生。虚弱急者死也。

    续命散

    (一名食茱萸丸)治寒疝积聚。邪气往来。厥逆抢心痛。羸瘦少气。胸

    胁满。不嗜食食茱萸(二两)芍药细辛(去苗叶)前胡(去芦头各一两一分)干姜(炮)乌头(炮裂去干地黄(焙各上为末。炼蜜忌生冷油腻

    桂心汤治寒疝积聚。心腹疼痛。结块不消。

    桂(去粗皮)大黄(略炮皮)桔梗(锉炒)附子(炮裂去皮脐)木香白术当归(切焙)咀。如麻豆大

    芫花丸

    (出圣惠方)

    治寒疝积聚动摇。大者如鳖。小者如杯。乍来乍去。在于

    胃脘。大肠不通。风寒则肠鸣。心下寒气上抢。胸胁支满。

    芫花(二两醋拌炒令干)椒目川大黄(锉碎微炒)细辛川乌头(炮裂去皮脐)赤芍药(汤浸七次焙丸。日三服。

    鳖甲汤治寒疝积聚。心腹结痛。饮食不下。

    鳖甲(醋炙去裙)京三棱(炮锉)大黄(锉炒各一两)当归(切焙)桂(去粗皮)赤芍药散。每服三钱。水一盏

    桔梗丸治寒疝邪气往来。坚固积聚不散。多寒不得卧。苦汗出。大小便不利。

    桔梗(锉炒)藜芦(去芦头炙各半两)葶苈子(纸上熬)浓朴(去粗皮生姜汁涂炙锉)附子尖双仁炒五十枚)丸。或七丸。米饮或温

    桔梗丸

    (出圣惠方)

    治心腹牢强。寒疝邪气往来。坚固积聚。苦寒烦闷。不得

    眠卧。夜苦汗桔梗(去芦头)甜葶苈(微炒令香)藜芦(去芦头微炙)桂心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大黄(锉碎微炒各二百杵。丸如梧桐子

    槟榔汤治寒疝积聚结块。攻注心腹胀满。

    槟榔(生锉)芎桔梗(锉炒)当归(切焙)桂(去粗皮)赤芍药白术木香(各半两)不拘时。

    木香汤治寒疝积聚。来去攻击疼痛。不欲饮食。

    木香诃黎勒皮(炮)槟榔(锉)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各半两)钱。水一盏。生姜

    鳖甲丸

    (出圣惠方)

    治寒疝积聚。固结不通。绕脐切痛。腹中胀满。风入五

    脏。忧患所积鳖甲(一两涂醋炙微黄去裙)甘草(炙微赤锉)甜葶苈(微炒令香)桂心川乌头(炮制去和捣三二百杵。

    白术汤治寒疝凝结。积聚不散。攻注腹内疼痛。不下饮食。

    白术(二两)赤茯苓(去黑皮)枳壳(去瓤麸炒)人参桔梗(锉炒)桂(去粗皮)京三棱温服。不拘时。

    槟榔汤治寒疝积聚。胸腹坚急胀满。不思饮食。

    槟榔(生锉)桃仁(去皮尖双仁炒)郁李仁(炒去皮)京三棱(炮各一两)桂(去粗皮)青分。去滓温服。不

    附子丸治寒疝冷气。心腹积聚。绕脐切痛。饮食不下。

    附子(炮制去皮脐)吴茱萸(汤浸七次焙干微炒)细辛本川乌头(炮制去皮脐)槟榔日三四服。

    香子丸

    (一名香橘散)

    治寒疝积聚。脐腹疼痛。两胁胀满。及一切冷气刺痛

    皆治。

    香子(炒)槟榔(炮锉)京三棱(炮锉)青橘皮(汤浸去白盐炒黄各半两)木香(一分)

    香豉丸疗积年腹内宿结疝冷气。及诸癖症等。

    香美烂豉(曝干微蒸令香即止)小芥子(拣去土石微蒸令香即止各一升)上为末。

    炼蜜为丸是此药

更多中医书籍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作者:
  • 作者:
    孙一奎
  •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