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通外科学》 一、腹壁切口裂开

    腹部创伤术后发生切口裂开者约13%。切口裂开可分为腹壁各层全部裂开及部分裂开、腹壁切口裂开的原因:①年老体弱,营养不良;②缝合技术欠佳,伤口对合不好,缝合时腹膜撕裂等;③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咳嗽频繁使腹内压增加;④术后发生腹胀或腹腔有感染发生肠麻痹;⑤腹壁切口感染;⑥营养不良,影响愈合而裂开。

    腹壁切口裂开多发生于术后一周左右。突然用力致腹压增加时发生,患者感觉切口剧痛,和切口突然松开。检查时见切口裂开,有淡血性液体从切口溢出或有肠管,网膜从切口脱出。

    处理原则:对较小的切口裂开,患者危重不能耐受手术者,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胶布拉拢、固定、外层加强包扎。伤口完全裂开并有肠管或网膜脱出者,需立即到手术室在良好的麻醉下进行缝合,缝合时可用合金丝粗丝线进行腹壁全层缝合。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