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盘珠集胎产症治》 散方三十一

    作者: 单南山

    抑青丸(一)

    柴胡 当归 炙甘草 钩藤 白术(炒)

    清肝饮(二)

    生地 当归 生白芍 柴胡 麦冬(去心) 苏梗 香附(制) 青皮(炒炭)

    紫苏饮(三)

    当归 白芍(炒) 人参 炙甘草 陈皮 砂仁 苏叶 葱白 生姜

    祛风定痛汤(四)

    生地 川芎 茯苓 肉桂 荆芥 防风 独活 大枣

    天仙藤散(五)

    天仙藤 香附(制) 陈皮 炙甘草 木瓜 姜皮

    乌药顺气汤(六)

    乌药 僵蚕(炒) 干姜 炙甘草 陈皮 木贼制香附 白芷 葱宜加生血活血之品。

    芎苏散(七)

    紫苏 川芎(不宜多) 白芍(炒) 陈皮 白术(炒) 炙甘草 麦冬(去心)

    钩藤汤(八)

    钩藤钩 当归 人参 茯神 桑寄生 桔梗如烦热,加石膏一钱。

    木香散(九)

    木香 炙甘草 丁香淡盐汤下。

    五加皮散(十)

    五加皮 阿胶(蒲黄炒) 杜仲(盐水炒) 狗脊 白芍(炒) 防风 萆 杏仁(去皮) 薄荷

    五加皮丸(十一)

    五加皮 杜仲(炒) 狗脊 白芍(炒) 萆 川断 诃子 薄荷

    缩砂散(十二)

    砂仁(末),米饮下。

    防风丸(十三)

    防风 黄芩(炒)

    米饮调下。

    升阳除湿汤(十四)

    柴胡 升麻 猪苓 泽泻(炒) 陈皮 炙甘草 炒苍术 炒白术 防风 姜 枣

    胃风汤(十五)

    当归 柴胡 升麻 葛根 炙甘草 蔓荆子 本 木贼 川柏(炒) 苍术(制) 姜 枣

    桂枝茯苓汤(十六)

    桂枝 茯苓 丹皮 炒白芍 桃仁(炒焦)

    苏香丸(十七)

    当归 炒白芍 砂仁 炙甘草 黄芩(炒) 苏梗 木香

    香苏散(十八)

    香附(制) 紫苏 陈皮 炙甘草 砂仁 生姜

    阳明加葛根、知母;少阳加柴胡;太阳加防风。

    回生散(十九)

    橘红 藿香

    淡姜汤下。

    藿香正气散(二十)

    藿香 白术(炒) 茯苓 炙甘草 陈皮 砂仁 桔梗 紫苏 苍术(炒) 姜 枣

    可加木香。

    木香通气散(二十一)

    木香 枳壳(炒) 制浓朴 草果(煨) 槟榔 陈皮 制附子 穿山甲(炙) 葱白

    七宝丹(二十二)

    人参 炙甘草 当归 白芍(炒) 川芎 紫苏 生姜 大腹皮(醋炒,多则二三分) 葱白

    消风散(二十三)

    甘菊 荆芥 当归 大豆叶(炒) 防风 茶叶 羚羊角(镑) 生石膏(三、四分)

    芎乌散(二十四)

    川芎 乌药加当归更稳。

    三圣散(二十五)

    肉桂 当归 延胡索(醋炒)

    泻白散(二十六)

    地骨皮 杏仁(去皮) 桑白皮(炙)

    益黄散(二十七)

    陈皮 青皮(炒焦) 诃子(煨) 丁香 炙甘草

    藿香温胃饮(二十八)

    人参 白术(炒) 炙甘草 陈皮 藿香 丁香 当归 姜炭 浓朴(制) 生姜手足冷加附子。

    加味吴茱萸汤(二十九)

    肉桂 当归 吴茱萸(泡) 干姜 防风 丹皮 赤茯苓 麦冬(去心) 炙甘草 桔梗 细辛(少许) 半夏(制)

    七珍散(三十)

    人参 生地 川芎 石菖蒲(鲜者佳) 防风 细辛 朱砂

    薄荷汤下。

    漏芦散(三十一)

    漏芦 蛇蜕(炙) 蒌仁

    好酒调下。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洪遵
  • 作者:
    曾世荣
  • 作者:
    曹世荣
  • 作者:
    李珣
  •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作者:
  • 作者:
    顾德华
  • 作者:
    赵献可
  • 作者:
    韩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