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证直诀》(公元 1114年)宋.钱乙(仲阳)着。三卷,上卷论证、中卷述医案、下卷记载药方,在儿科方面有不少创见 。
查古籍
《小儿药证直诀》(公元 1114年)宋.钱乙(仲阳)着。三卷,上卷论证、中卷述医案、下卷记载药方,在儿科方面有不少创见 。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产后轻咳者,肺虚也。用生化汤加北沙参,或酒炒黄 ,如声重咳不止者,风也,或虚火上冲也。风则于生化汤中加黑荆芥穗,火则生化汤中除黑姜加炒麦冬。又有冬月寒气冲肺致咳,用黑姜,更加生姜自止。但肺为娇脏,不可久延,而致瘀血吊起。或久嗽伤肺,而致吐血入损。总之肺经之药,勿用刚燥,宜从滋润阴则无误矣。凡肺经之药,补用沙参、黄 ,清用贝母、杏仁,散用荆芥、桔杏梗,凉用桑皮、白芍,皆一定不易。更有用参、术、苓、草补脾者,为虚则补其母也。有用熟地、阿胶者补肾,是补其子也。使之金水相生之理,此嗽久防损,必以补土补水,子母相生,亦一定也。不但治产为然,平人咳嗽,皆以此法为准绳,学人当明此理。
产后咳嗽,多因腠理不固,易招外邪,当随虚实寒热表里论治,若生化汤,非治咳之方,奈何不论风、火,但以此方加减,诚不知其义何居也?(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