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评琴书屋医略》 泄泻症

    书云:湿成五泻(飧溏鹜濡滑)。又云:气滞为胀,湿郁为泻,可知泻不外乎湿。然有腹痛,必兼食积;无腹痛,但湿郁阳明。

    苍术一钱半 云苓三钱  陈皮一钱  木瓜一钱  防风一钱  猪苓二钱  腹皮一钱半  泽泻一钱半

    方内苍术不觉燥加多,觉燥减少。至若腹痛则加木香、或湿槟榔、藿香梗。食积加厚朴、神曲或莱菔子、山查(或去腹皮木瓜)。酒积加干葛。热加芩连。寒加桂枝、吴萸、附子(去猪苓、腹皮、防风○凡大辛热大苦寒药,未涉医者,宜逐味渐加为稳。书首凡例已经列明)脾虚加人参、白术、附子(去腹皮、茯苓、泽泻)。若五更后泻且有定时者,为脾肾皆虚,宜四神丸加人参、茯苓、白术、附子、粟壳之类。又凡痛而泻,泻而痛减者,食积。若痛而泻,泻而痛不减者,乃土衰木乘(脾虚故泻,肝实故痛)宜用土炒白术三钱,炒白芍二钱,陈皮一钱,防风一钱(此名痛泻要方)或更加木瓜一钱,炒莲叶二钱,同煎,人参、茯苓、炙甘草、煨干葛皆可酌加。久泻者,须少佐升麻数分(二症上拟方皆不合用)。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作者:
  • 作者: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