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查古籍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上消者,肺也,多饮水而少食,大小便如常。中消者,胃也,多饮食而小便赤黄。下消者,肾也,小便频数,浊淋如膏之状。三消皆禁用半夏,脉洪大者生,微小者死。
治方
黄连末 天花粉末 人乳汁 藕汁 生地黄汁
上将三汁佐以姜汁,入蜜为膏,和二末,徐徐留舌上,以滚白汤少许送之。能食易饥者,加软石膏、黄芩。小便频数,或如膏者,加五味子、知母、黄柏、玄参。若泄泻,先用白术、白芍药炒为末,调服,后服此药。
一方 用缲丝汤饮之,如无缲丝汤,以茧壳煮汤代之。此物属火,有阴之用,能泻膀胱中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