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芍药(图缺),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今处处有之,淮南者胜。春生红芽作丛;茎上三枝五叶,似牡丹而狭长,高一、二尺;夏开花,有红、白、紫数种;子似牡丹子而小;秋时采根,根亦有赤、白二色。崔豹《古今注》云∶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木芍药。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为牡丹,非也。又云∶牛亨问曰∶将离相别,赠以芍药何也?答曰∶芍药一名何离,故相赠犹相招召,则赠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欲忘人之忧,则赠以丹棘,丹棘一名忘忧,使忘忧也。欲蠲人之忿,则赠以青裳,青裳一名合欢,赠之使忘忿也。张仲景治伤寒汤,多用芍药,以其主寒热,利小便故也。古人亦有单服食者。安其生服炼法云∶芍药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若取审看,勿令差错。
若欲服饵,采得净,刮去皮,以东流水煮百沸出,阴干,停三日。又于木甑内蒸之,上覆以净黄土,一日夜熟出,阴干,捣末,以麦饮,或酒服三钱匕,日三。满三百日,可以登岭,绝谷不饥。《正元广利方》∶治妇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瘥者,取白芍药三大两,并干姜半大两,细锉,熬令黄,捣下筛,空肚和饮汁,服二钱匕,日再,佳。又金创血不止而痛者,亦单捣白芍药,末敷上,即止,良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