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图经》 前胡

    作者: 苏颂

    前胡(图缺),旧不着所出州土,今陕西、梁、汉、江、淮、荆、襄州郡及相州、孟州皆有之。春生苗,青白色,似斜蒿;初出时有白芽,长三、四寸,味甚香美,又似芸蒿。七月内开白花,与葱花相类;八月结实;根细青紫色。二月、八月采,曝干。今 延将来者,大与柴胡相似,但柴胡赤色而脆,前胡黄而柔软不同耳。一说∶今诸方所用前胡,皆不同;京师北地者,色黄白,枯脆,绝无气味。江东乃有三、四种∶一种类当归,皮斑黑,肌黄而脂润,气味浓烈。一种色理黄白,似人参而细短,香味都微。又有如草乌头,肤黑而坚,有两、三歧为一本者,食之亦戟人咽喉。中破以姜汁渍,捣服之,甚下膈,解痰实。然皆非前胡也。今最上者,出吴中。又寿春生者,皆类柴胡,而大,气芳烈,味亦浓苦,疗痰下气最要,都胜诸道者。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汪宏
  • 作者:
    叶天士
  • 作者:
    周扬俊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