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图经》 地榆

    作者: 苏颂

    地榆(图缺),生桐柏及冤句山谷,今处处有之。宿根三月内生,苗初生布地,茎直,高三、四尺;对分出叶,叶似榆少狭,细长,作锯齿状,青色;七月开花如椹子,紫黑色;根外黑里红,似柳根。二月、八月采,曝干。叶不用,山人乏茗时,采此叶作饮亦好,古断下方多用之。

    葛氏载徐平疗下血二十年者,取地榆、鼠尾草各三两、水二升,煮半,顿服。不断水渍屋尘,饮一小杯投之,不过重作乃愈。小儿疳痢,亦单煮汁如饴糖,与服便已。又毒蛇螫人,捣新根,取汁饮,兼以渍疮良。崔元亮《海上方》,赤白下骨立者,地榆一斤,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再煎如稠饧,绞滤,空腹服三合,日再。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
  •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作者:
  • 作者:
    袁氏(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