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半夏(汤洗七次) 竹茹 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 橘皮(三两,去白) 甘草(炙,一两) 白茯苓(一两半)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个,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镇心丹大治惊悸。(方见狂证门)
小定志丸治心惊胆慑。(方见健忘门)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半夏(汤洗七次) 竹茹 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 橘皮(三两,去白) 甘草(炙,一两) 白茯苓(一两半)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个,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镇心丹大治惊悸。(方见狂证门)
小定志丸治心惊胆慑。(方见健忘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