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霍乱者,心腹卒痛,呕吐下利,增寒发热,头痛眩晕。先心痛,则先吐;先腹痛,则先下;心腹俱痛,吐利并作,甚则转筋,入腹则毙。霍乱恶证,无越于斯。此盖阴阳反戾,清浊相干,阳气暴升,阴气顿坠,阴阳痞隔,上下奔逸。扶救不先,治之唯宜温暖,更详别三因,随内外以调之;不尔,则坐视困踣也。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霍乱者,心腹卒痛,呕吐下利,增寒发热,头痛眩晕。先心痛,则先吐;先腹痛,则先下;心腹俱痛,吐利并作,甚则转筋,入腹则毙。霍乱恶证,无越于斯。此盖阴阳反戾,清浊相干,阳气暴升,阴气顿坠,阴阳痞隔,上下奔逸。扶救不先,治之唯宜温暖,更详别三因,随内外以调之;不尔,则坐视困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