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少长遗尿;及男子虚剧,阳气衰败,小便白浊,夜梦泄精。此药补养元气,进美饮食。
家韭子(六两,炒) 鹿茸(四两,酥炙) 苁蓉(酒浸) 牛膝(酒浸) 熟地黄 当归(各二两)
巴戟(去心) 菟丝子(酒浸,各一两半) 杜仲(去皮锉制,炒丝断) 石斛(去苗) 桂心 干姜(炮,各一两)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百丸,空心食前盐汤、温酒下。小儿遗尿者,多因胞寒,亦禀受阳气不足故也,别作一等小丸服。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血证论》(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着。八卷。阐述气血关系,血证的病机及其疗法,极有心得。
治少长遗尿;及男子虚剧,阳气衰败,小便白浊,夜梦泄精。此药补养元气,进美饮食。
家韭子(六两,炒) 鹿茸(四两,酥炙) 苁蓉(酒浸) 牛膝(酒浸) 熟地黄 当归(各二两)
巴戟(去心) 菟丝子(酒浸,各一两半) 杜仲(去皮锉制,炒丝断) 石斛(去苗) 桂心 干姜(炮,各一两)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百丸,空心食前盐汤、温酒下。小儿遗尿者,多因胞寒,亦禀受阳气不足故也,别作一等小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