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断经三月,不知是胎,验之方。
川芎(不拘多少)
上为末。浓煎艾汤,调二钱,空腹服,微动则有胎。
【脉例】
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搏者近也,阴脉逼近于下,阳脉别出于上,阴中见阳,乃知阳施阴化,法当有子。又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手少阴属心,足少阴属肾,心主血,肾主精,精血交会,识投于其间,则有娠。又三部脉浮沉正等,无病者,有妊也。余并如《脉经》说。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断经三月,不知是胎,验之方。
川芎(不拘多少)
上为末。浓煎艾汤,调二钱,空腹服,微动则有胎。
【脉例】
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搏者近也,阴脉逼近于下,阳脉别出于上,阴中见阳,乃知阳施阴化,法当有子。又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手少阴属心,足少阴属肾,心主血,肾主精,精血交会,识投于其间,则有娠。又三部脉浮沉正等,无病者,有妊也。余并如《脉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