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温热病者,冬时感寒,偶不即发,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又甚于温也。温病,发于春三月夏至前是也。发热咳嗽,头疼身痛,口燥渴,脉浮弦。热甚者,小柴胡汤。热微者,升麻葛根汤、解肌汤。微热不渴,小柴胡加桂枝;渴者,加五味;渴者,去半夏,加栝蒌、人参。脉实烦渴者,大柴胡汤微利之,以其脉实,必大便难也。虚烦者,竹叶石膏汤,然用羌活汤解之为当;渴,加知母、石膏。
夏月热病,发热头疼,身体痛重,不恶寒而恶热,其脉洪,不可温,宜羌活汤;渴,加知母、石膏。三月至夏,谓之晚发,栀子升麻汤。有少阳证者,小柴胡汤。更于前方内选用。若春夏有恶风恶寒,类伤寒证者,盖当时暴中风寒之气新病,即非冬时受寒,通用羌活汤治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69号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已于2009年8月17日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部长 陈 竺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温热病者,冬时感寒,偶不即发,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又甚于温也。温病,发于春三月夏至前是也。发热咳嗽,头疼身痛,口燥渴,脉浮弦。热甚者,小柴胡汤。热微者,升麻葛根汤、解肌汤。微热不渴,小柴胡加桂枝;渴者,加五味;渴者,去半夏,加栝蒌、人参。脉实烦渴者,大柴胡汤微利之,以其脉实,必大便难也。虚烦者,竹叶石膏汤,然用羌活汤解之为当;渴,加知母、石膏。
夏月热病,发热头疼,身体痛重,不恶寒而恶热,其脉洪,不可温,宜羌活汤;渴,加知母、石膏。三月至夏,谓之晚发,栀子升麻汤。有少阳证者,小柴胡汤。更于前方内选用。若春夏有恶风恶寒,类伤寒证者,盖当时暴中风寒之气新病,即非冬时受寒,通用羌活汤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