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黄连 甘草(炙) 干姜 桂枝(各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夜二服.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按胸中有热.则阳邪格于上.故欲呕吐.胃中有邪气.则阴邪格于下.故腹中痛.腹中痛.欲下而不得下也.欲呕吐.欲吐而仍不得吐也.上热下寒.法当和解.方用黄连泻胸热.干姜散胃寒.复以半夏宽中而开结.佐以桂枝通阳而化阴.然上征下夺.宜从中治.故用人参甘草大枣.创建中气.而上下之邪.各随所主之药而分解.此泻心之变方.而又与泻心之取义不同.
《丹溪心法》(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彦修、丹溪)着。五卷。 分 100 门,包括外感、内伤、外证、妇科、幼科等,前有十二 证见证等六篇,后附“丹溪翁传”。
黄连 甘草(炙) 干姜 桂枝(各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夜二服.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按胸中有热.则阳邪格于上.故欲呕吐.胃中有邪气.则阴邪格于下.故腹中痛.腹中痛.欲下而不得下也.欲呕吐.欲吐而仍不得吐也.上热下寒.法当和解.方用黄连泻胸热.干姜散胃寒.复以半夏宽中而开结.佐以桂枝通阳而化阴.然上征下夺.宜从中治.故用人参甘草大枣.创建中气.而上下之邪.各随所主之药而分解.此泻心之变方.而又与泻心之取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