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昔人论治疗,每以实实虚虚为戒。诚能察此,即可下不可下之理,岂不较然,大抵可下之法,当以里实为先,谓如伤寒之病,其满三日者,下之而愈,为病在里故也。又大法秋宜下,亦人气在里也。故经曰中满者泻之于内,又曰实则泻之,坚者削之,留者攻之,不知审此,是益其有余者也,且下之法多矣。有以汤液荡涤者,有以丸。药者,近世又有蜡和剂者,皆随其缓急浅深而导利之尔,诸病之中,若水病之人,百脉俱实,脚弱之疾,气不欲上,是二者,尤宜于利下。不可不知也。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昔人论治疗,每以实实虚虚为戒。诚能察此,即可下不可下之理,岂不较然,大抵可下之法,当以里实为先,谓如伤寒之病,其满三日者,下之而愈,为病在里故也。又大法秋宜下,亦人气在里也。故经曰中满者泻之于内,又曰实则泻之,坚者削之,留者攻之,不知审此,是益其有余者也,且下之法多矣。有以汤液荡涤者,有以丸。药者,近世又有蜡和剂者,皆随其缓急浅深而导利之尔,诸病之中,若水病之人,百脉俱实,脚弱之疾,气不欲上,是二者,尤宜于利下。不可不知也。